
手機防水好方便 但是真的有用嗎?
手機防水功能是怎麼產生的?
你是否有手機不小心掉到水裡?或者不小心喝咖啡時掉到杯子里?
為什麼手機會有防水功能?防水功能又有什麼區分?
手機店說的IP68防水防塵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修匠來幫各位科普一下
相信各位朋友到電信門市或是通訊行購買時機時,一定曾經聽過銷售人員跟您介紹手機時提過手機是有防水功能的,並且防水防塵等級高達IP68!!!!!
在現代智慧型手機越來越多功能與功能越來越完善,許多原本(手機)不會出現的場所,慢慢都有了手機出現的蹤影,許多人跟修匠一樣喜歡洗澡時帶著手機進入浴室播放音樂,或者上廁所時玩一下手機上小遊戲來打發無聊的時間,當然這也導致許多浴室慢慢成為手機的案發現場😊
修匠在每年河濱公園的大型派對後的幾天內,最常遇到便是 老闆!我手機昨天泡到水了,現在怎麼打不開了?但是為什麼手機明明有防水功能怎麼還會進水呢?
國際防水防塵認證怎麼區分?
國際防護等級認證(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Marking)
異物防護等級(Ingress Protection Rating)仿間大家也都習慣性簡稱叫IP防水防塵
簡單通俗的意思便是指設備能抵當異物入侵的抵抗能力
大家比較常常聽到的便是在智慧手機上IP68
其中IP這兩個字母分別就是防水防塵的縮寫,後方的數子分別代表對應防塵與防水的等級
下方附上後方數子對應防護等級的內容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固態微粒防護
等級 | 可防護下列直徑之球體完全進入箱體內 | 描述 |
---|---|---|
0 | — | 等同於直接暴露,無法保護接觸與外物入侵。 |
1 | >50mm | 可避免身體上任意大表面接觸,但無法阻擋刻意以身體某部位接觸,例如手掌、手背。 |
2 | >12.5mm | 可阻擋手指大小或相似大小之物體。 |
3 | >2.5mm | 能阻止螺絲起子等工具進入。 |
4 | >1mm | 隔絕多數電線伸入與細小尖端的工具、或螞蟻等爬入。 |
5 | 防塵 | 無法完全防塵,但必須有足夠的數量才會影響裝置運作,並且完全防止接觸。 |
6 | 完全防塵 | 灰塵無法進入,完全防止接觸。 |
液體滲透防護
等級 | 防護於 | 測試目標 | 細節 |
---|---|---|---|
0 | 無防護 | — | — |
1 | 滴水 | 垂直滴水應無負面效果。 | 測試時間:10分鐘。 水量等於每分鐘1mm雨量。 |
2 | 傾斜15°滴水 | 傾斜到正常姿態的15°時,在傘狀保護下垂直水滴應無負面效果。 | 測試時間:10分鐘。 水量等於每分鐘3mm雨量。 |
3 | 噴霧 | 加壓噴霧在設備外部上方(垂直線60度內)應無滲入等負面效果。 | 以噴嘴測試測試時間:10分鐘。 水量:10L每分鐘水壓:50–150kPa |
4 | 潑濺 | 水從任何角度潑濺到設備上應無負面效果。 | 以噴嘴測試測試時間:10分鐘。 水量:10L每分鐘水壓:50–150kPa |
5 | 低壓水柱 | 從噴嘴(6.3mm)射出的水柱從任意角度噴射到設備外殼上應無負面效果。 | 測試時間:至少3分鐘。 水量:12.5L每分鐘 水壓:距離為3m時 30kPa |
6 | 高壓水柱 | 從強力噴嘴(12.5mm)射出的加壓水柱從任意角度噴射到設備外殼上應無負面效果。 | 測試時間:至少3分鐘。 水量:100L每分鐘 水壓:距離為3m時 100kPa |
7 | 浸入水中最多1m | 設備外殼在明確的條件,包括水壓和時間下,浸入水中(最多浸入1m)時將不會因浸水而導致設備損壞。 | 測試時間:30分鐘。 設備高度低於850mm時,設備外殼最低點需浸沒於水面以下1000mm。 設備高度大於850mm時,設備外殼最高點需浸沒於水面以下150mm。 |
8 | 浸入水中超過1m | 設備可在製造商指定的條件下適合於長時間浸入水中。通常這表示該設備是密封的。然而在某些設備上,也可指水可以進入但不會造成負面效果。 | 測試時間:持續浸入水中至少1小時。 深度由製造商指定,市面上標榜防水等級IPX8智慧型手機測試深度通常為2m。 |
9K | 高溫高壓水柱 | 設備可在製造商指定的條件下承受近距離的高溫高壓水柱沖擊。 | 測試時間:共2分鐘。IP69K是德國標準DIN 40050 PART9所定義的高溫高壓水保護措施。 將80℃的水從指定形狀的噴嘴以80-100BAR的水壓排放到樣品中。 水量為14-16升/分鐘。 樣品與噴嘴之間的距離為10-15cm,出水方向在水平方向上為0、30、60、90度。 樣品在每個方向上水平放置30秒, 在樣品表面旋轉時執行。 |
為什麼手機有防水防塵功能還是會進水?
目前智慧型手機中最常能夠遇到的防水等級便是IP68,透過上方表格可以知道,此防水與防塵的等級已經達到灰塵無法進入,完全防止接觸,並起水深一公尺可以侵入水中約一小時的時間,照常理來說簡單的下雨天濺水或者不小心喝咖啡掉到咖啡杯裡,應該都是可以毫髮無傷的。
但是現行幾乎所有智慧型手機都是採用氣密的膠條去達成防水的效果,像是螢幕貼合也是採用氣密膠去達成密封性,但是『膠』這個東西是會彈性疲乏的,隨著時間、溫度、環境、溫差、膠體彈性疲乏…等等之類的,便會導致『防水失效』,但是當上述這些狀況產生時,手機用戶是在不知情狀況下受潮或進水,則就會導致寶貝愛機重傷,需要送到修匠進行處理,而原廠對於此種防水故障的保固則是『無法保固防水功能而導致的故障』,各位朋友一定覺得很奇怪,手機有防水防塵功能,但是防水防塵有問題無保固!!!!????
這一點修匠提出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比喻,舉個例子一台新的汽車,引擎部分會提供保固,甚至還有保固到3年或5年的時間,但是車輪便是無在此保固範圍,因為車輪屬於消耗品則無保固,同樣的狀況在智慧型手機上,則是因防水防塵功能屬於膠條氣密式,膠本身便會有損壞(溫度、環境、溫差、膠體彈性疲乏)因素導致,也就是說達成防水的關鍵物是一個損耗品需要汰換才能保持他的完整性,當此損耗品整體的完整度降低到一定的比例以下,便無法產生像手機出廠時的防水防塵效果。
在這一點上修匠是想建議各家原廠儘早開發出常態式的結構式防水設計,在早年曾經在摩托羅拉MB525與 Sony Xperia GO上有可以看見結構式的效果,但是缺點是這兩台曾經搭載結構式防水的手機,外觀機身厚度較厚,如果按照現今主流螢幕尺寸小搭載結構式防水,想必機身重量可能要回到黑金剛時代😊
手機泡水該怎麼辦?
手機不小心泡水進水,第一步千萬記得 無論是否還能開機請千萬先『關機』『斷電』!!!
仿間很多偏方譬如說 丟米缸 放除濕機上 用吹風機吹之類,不得不說修匠真的有遇過放除濕機上一晚上後就好了,便沒有再發生過故障狀況的。
但是真的都是老天眷顧才有可能,如果進水程度較為嚴重的情況,在不打開手機狀況下的處理基本上都對手機本身是沒有特別幫助,甚至還會造成更多損傷。
最好的方式還是迅速關機送到修匠進行受潮清潔處理,才是最快速能救回愛機與不擴大損傷的方式。
- 蝦皮購物:https://shopee.tw/shop/8180178/search
- 諮詢專線:0906-893783
- 門市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40號之1《近國父紀念館2號出口》
- 電子地圖:https://goo.gl/maps/DK8jtUoMuWBcB4Bp6
- 營業時間:中午12點到晚上9點